当前位置: > 凯时最优质的运营商 >
凯时最优质的运营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各单位:
《泰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力打造生态绿地泰安样板。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2.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促进作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坚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结合绿色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建立健全生产服务体系。统筹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全过程。
4.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坚持修山、治污、增绿、整地、扩湿并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大力提升泰山区域的生态屏障功能,切实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国家重要交通干线运行安全和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努力将泰山区域打造成“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体。
5.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施要素协同、区域协同、减污降碳协同。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健全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到2025年年末,国土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山水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泰安样板。到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泰安建设基本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高;空气质量根本改善,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水生态恢复取得明显成效,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恢复,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健全高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1.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更加合理,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2.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功能得到初步恢复,重污染天气、省控以上劣V类断面、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3.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稳步提升。泰山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4.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固体废物与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持续加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5.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短板加快补齐,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
(一)深化“四减四增”,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化牵引作用,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推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布局,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国土开发保护格局。实施“东拓、西兴、南展、北控、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泰城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优化功能布局,着力构建“两山相映、一河镶嵌”的城市发展格局。
(2)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三线一单”落地实施。推动污染物排放和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的联动管理,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在生态、水、大气、土壤等要素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对以泰山、东平湖为核心的生态空间区域实施优先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确保生态功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生态保护红线以外的生态空间原则上按照限制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根据主导生态功能定位实施分类管控,以保护为主,严格限制区域开发强度。
(3)塑造多功能生态空间。以功能多样性理念推进生态空间分区管控,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社会和谐等多样化功能。在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过程中,注重使其兼具休闲、旅游、科普、文化等多种功能。
(1)坚决淘汰落后动能。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推动“淘汰类”生产工艺和产品退出。精准聚焦钢铁、煤电、水泥、煤炭、化工等重点行业,加快淘汰低效落后动能。开展重点行业淘汰退出落后产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环保、质量、技术、能耗、安全等标准,依法依规倒逼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为新产能发展腾出空间。
(2)严把准入关口。严守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产能总量控制刚性要求。实施“四上四压”,坚持“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高压低”“上整压散”。“两高”项目确有必要建设的,须严格落实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五个减量替代”要求,新建或改扩建项目要减量替代,已建项目要减量运行。依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钢铁、煤电、水泥、平板玻璃、氮肥、铁合金等重点行业严格执行产能置换规定,确保产能总量只减不增。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煤矿项目。严禁新增水泥熟料、粉磨产能。
(3)提高产业绿色综合竞争力。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开展绿色制造试点示范,推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提升全市绿色制造整体水平。以电力、热力、建材、化工、钢铁等产业为重点,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系列工程,推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智能管理系统、热泵应用技术等节能技术改造,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模式,促进企业从局部、单体节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坚持清洁利用化石能源与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并举,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步伐,统筹推进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和非化石能源应用。在电力、钢铁、建材等领域实施减污降碳行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同类企业向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区集中,构建产业集群、骨干企业、重点项目梯次发展格局,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高端化工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筑业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园区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园区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创建国家和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对获得国家和省级命名的生态工业园区予以政策支持。到2025年年底,生态工业园区力争达到工业园区总数的50%以上。
(4)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依法在重点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支持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各县(市、区)政府应根据国家清洁生产推行规划、有关行业专项清洁生产推行规划,按照本辖区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重点污染物排放的要求,确定清洁生产的重点项目,制定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规划并组织落实。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清洁生产重点项目。加强项目建设和产品设计阶段的清洁生产。新(改、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分析论证原辅料使用、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厂内外运输方式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对使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进行说明,相关情况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在产品和包装物设计时充分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农业生产者应当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鼓励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减少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建筑工程应当采用节能、节水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和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应当采用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的勘查、开采方法和工艺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5)壮大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高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加快形成较为完善的光伏太阳能产业链条,积极开发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培育制氢、储氢、运氢、用氢于一体的氢能产业链,打造国家级储能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燃气发电,加快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将我市打造为省内重要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保管家、环境医院、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模式。实施“358”工程,建设生态环保产业示范园区。
(1)构建绿色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非化石能源规模发展,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全面提升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优化煤电结构,配合做好陇电入鲁项目,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强化油气保障,拓展天然气消费市场、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专项行动,规划建设盐穴储能储气工程;扩大省级LNG储备基地规模,加快省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和新泰市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强化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推进太阳能、氢能、地热能等无碳能源的开发应用,推动采煤塌陷地农光互补基地、液态阳光氢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规模。
(2)压减煤炭消费总量。严格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制定煤炭消费压减年度计划,完成省分解下达的总量下降控制目标。严格落实新上耗煤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制度,鼓励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消费。不断压减燃煤机组装机总规模,禁止新增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对新建3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要严格执行煤炭减量替代办法。新建生物质锅炉不得掺烧煤炭、重油、渣油等化石燃料。加快煤电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步伐,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3)实施终端用能清洁化替代。完善清洁能源推广和提效政策,推行国际先进的能效标准,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用能领域电气化、智能化发展。按照集中使用、清洁利用原则,对以煤、石焦油、渣油、重油等为燃料的锅炉和工业炉窑,实施清洁低碳能源、工厂余热、电力热力等替代。推进城乡清洁取暖,统筹推进长输供热,建设改造完善供热管网。2025年年底前,清洁取暖率提高至80%以上,基本完成农村取暖、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替代。
(1)构建“车-油-路”一体的绿色交通体系。支持砂石、煤炭、钢铁等大宗货物年运输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以及大型物流园区新(改、扩)建铁路专用线。加快普通货运铁路、铁路支线、港口和物流园区集疏运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清河航道尽快建成通航,推进银山作业区、彭集作业区(兖矿公铁水联运物流园)一期工程建设。
(2)持续推进公路运输绿色化改造。加快车用LNG加气站、内河船舶LNG加注站、充电桩、加氢站布局,在交通枢纽、批发市场、快递转运中心、物流园区等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推进交通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除应急救援车辆外,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新能源占比达100%,新增和更新出租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占比达80%。积极践行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引导道路运输企业推广应用节能环保车型。到2025年年底,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
(3)推动车船升级优化。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鼓励将老旧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替换为清洁能源车辆,持续开展清洁柴油车(机)行动。严格落实《泰安市国三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按期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到2025年年底,完成省下达的淘汰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任务,国六排放标准重型货车占比达到30%以上。积极申报开展泰安港、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等重点场所非道路移动机械零排放或近零排放应用示范。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客船和老旧运输船舶。
(4)培育运输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依托泰安港、山西中南部铁路、京沪铁路,规划建设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实现货运“无缝衔接”。支持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泰山内陆港”建设,打造“一园多港、一港多园、港园一体”“陆海港联动”示范工程,形成“内陆港+港口群+全国及跨境主要节点”的网格化多式联运布局。推动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建设,支持肥城市创建高效配送示范县,支持创建高效配送示范企业。利用“互联网+高效物流”等业态创新方式,深入推进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促进供需匹配,着力提升公路运输效率,降低货车空驶率。积极申报山东省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
(1)减少化肥使用量。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深耕、种肥同播等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推动化肥减量增效。严格执行化肥质量标准,加快淘汰低含量单质肥料品种。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到2025年,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较2020年下降6%左右。
(2)推广绿色种养循环项目。引导农民积造施用有机肥,鼓励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通过配建粪污处理设施、委托协议处理、堆积发酵就地就近还田等方式,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推动种养循环,改善土壤地力。大力提升有机肥规模化生产能力,推广商品有机肥。在南水北调重点水源地汇水区域内及部分果蔬种植大县实施绿色种养循环项目。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业有机废弃物收储和循环利用体系,探索建立收储利用长效机制。
(3)深入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植保绿色防控技术,积极推进生物灾害绿色防控。因地制宜推广高效大中型施药机械和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提高喷洒农药对靶标物的精准性。筛选低毒农药,加快推广生物农药。加强农民用药技术指导,避免盲目用药、乱用药、滥用药。到2025年年底,在农业病虫害发生平稳、农作物种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下降10%左右。
(4)构建生态高效的农业空间格局。以产业链条完善、产品优质安全、技术转化畅通、营销服务精准、设施装备精良、田园景观精美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三链重构”,着力构建农业“四种业态”,打造全省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示范区、农业“新六产”发展样板、创新农业发展新高地和品牌农业建设先行区。
(二)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愿景,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管理,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显著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编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落实省下达的达峰目标任务,明确全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制定达峰行动方案,确定排放峰值路线图。分解达峰目标任务,加强达峰目标过程管理和考核监督,督促各领域各层级抓好贯彻落实。积极开展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推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尽早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鼓励大型企业制定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碳减排示范工程。加大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降碳创新行动。
(1)摸清温室气体及碳排放底数。调查统计全市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五大活动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六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编制泰安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科学合理确定全市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夯实碳排放权交易数据基础。
(2)控制工业过程二氧化碳排放。升级钢铁、建材、化工领域工艺技术,控制工业过程二氧化碳排放。推广水泥生产原料替代技术,鼓励利用转炉渣等非碳酸盐工业固体废物作为原辅料生产水泥。推动煤电、煤化工、钢铁等行业开展全流程二氧化碳减排示范工程。
(3)控制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加快发展铁路、水运等低碳运输方式,发展低碳物流,明确营运车辆和船舶的低碳比例,到2025年年底,全市营运车辆和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分别下降4%、3.5%以上。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公交车优先发展战略,提高交通工具运输效率,提升低碳能源利用水平。
(4)控制建筑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大力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行BIM技术,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能效提升、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等工程,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城镇、社区。到2025年年底,城镇新建居民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90%。加强公共建筑用能监测,加大超低能耗建筑等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力度;全市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综合能耗分别比2020年下降5%和6%。
(5)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开展油气系统甲烷控制工作。实施含氟温室气体和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推广六氟化硫替代技术。推广标准化规模种植养殖,控制农田和畜禽养殖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
(6)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参与线上交易,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水泥、钢铁等行业率先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降碳作用。
3.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一是协同推动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积极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工作,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积极推进陆地生态系统、水资源等生态保护修复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增效,在农业、林业、水利等领域以及生态脆弱地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二是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资源保障、能源供应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推动适应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体系,并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消除贫困、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机结合,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新格局。推动重大适应工程试点示范,提升公众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制定应对和防范措施,增强城乡极端气候事件、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综合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
(1)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融入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管理,做好目标分解和定期评估工作。将应对气候变化要求纳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通过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推动区域、行业和企业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政策要求,将碳排放影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推动气候投融资制度创新,开展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完善低碳产品政府采购、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等相关制度。
(2)实施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防治统筹融合、协同增效,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制定工业、农业温室气体和污染减排协同控制方案,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水、垃圾等集中处置设施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编制我市实施二氧化碳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打造“双达”典范城市。
(1)积极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和工程示范。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环境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参与省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有序推动规模化、全链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建设。鼓励开展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减排相关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
(2)创建低碳试点园区、城镇及社区。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等试点任务落实。加快园区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等低碳技术,推广普及绿色建筑。鼓励各县(市、区)紧抓市级低碳试点创建契机,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旅协同、生态产业等低碳产业。结合低碳城市试点、智慧城市、新农村建设、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科学有序开展低碳社区建设试点。鼓励泰山景区、徂汶景区等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三)加强协同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主线,坚持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双控、环境质量与排放总量双控、源头防治与末端治理双控,加快补齐O3治理短板,逐步破解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1)协同开展PM2.5和O3污染防治。制定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明确控制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统筹考虑PM2.5和O3污染区域传输规律和季节性特征,结合我市实际,强化分区分时分类差异化精细化协同管控。夏季以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主,加强氮氧化物、甲苯、二甲苯等PM2.5和O3前体物排放监管;秋冬季以移动源、燃煤污染管控为主,重点控制不利扩散条件下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排放。
(2)健全PM2.5和O3环境监管监测制度。用好PM2.5和O3污染成因和来源解析成果,准确定量城市不同空间尺度上的PM2.5和O3来源,识别O3生成敏感性和关键前体物,明确重点控制区域和重点行业。构建PM2.5组分监测网,建立城市层面PM2.5和O3污染协同预报预警平台,完善应急预案,制定不同污染程度下的应急减排措施。
(3)推进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及持续改善。编制实施空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明确“十四五”空气质量阶段改善目标及空气质量达标期限、各阶段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和空气质量达标路线图,并向社会公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在线监测、排污许可等环保制度。到2025年年底,PM2.5平均浓度达到40μg/m3,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9%。
(1)实施重点行业NOx等污染物深度治理。在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基础上,2023年年底前完成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玻璃、陶瓷、铸造、铁合金、有色金属等行业污染深度治理,严格控制物料储存、输送及生产过程的无组织排放。加强燃煤机组、锅炉、钢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控,确保按照超低排放要求运行。重点涉气排放企业要逐步取消烟气排放系统旁路。引导重点企业在秋冬季安排停产检修、维修,减少污染物排放。
(2)大力推进重点企业VOCs治理。引导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企业建立完善源头替代、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的VOCs全过程控制体系。开展原油、成品油、有机化学品等涉VOCs物质储罐排查。除因安全生产等原因必须保留的外,逐步取消煤化工、制药、农药、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企业非必要的VOCs废气排放系统旁路。推进工业园区、企业集群因地制宜推广建设涉VOCs“绿岛”项目,推进涂装类企业统筹规划、分类建设一批集中涂装中心、活性炭集中处理中心、溶剂回收中心。严格执行VOCs行业和产品标准。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针对化工行业装卸、污水和工艺过程等环节废气,工业涂装行业电泳、喷涂、干燥等废气,包装印刷行业印刷烘干废气,建设适宜高效的VOCs治理设施。加强汽修行业VOCs综合治理,加大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开展重点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重点加强搅拌器、泵、压缩机等动密封点,以及低点导淋、取样口、高点放空、液位计、仪表连接件等静密封点的泄漏管理。
(3)强化车船油路港联合防控。加强新车源头管控,严格执行国家新生产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加大对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销售及注册登记环节监督检查力度,主要车(机)型系族年度抽检率达到80%以上。严格执行汽柴油质量标准,强化油品生产、销售、使用环节的监管,加大油品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民营及农村加油站油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黑加油站和不达标油品生产企业。建立在用汽油、柴油等油品质量溯源机制,到2025年形成完善的在用油品溯源程序。到2025年年底,应储油库和年销售汽油量大于3000吨的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采取自动监控和人工抽测模式,继续加大在用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达标监管力度。开展重型柴油货车专项整治,强化在用柴油货车联合执法检查,落实老旧柴油货车低排放管控措施,进一步扩大高污染、高排放控制区范围。淘汰或升级更新老旧工程机械,继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定位管控,基本消除未登记、未监管现象。落实船舶发动机第二阶段标准和油船油气回收标准。研究设立船舶NOx排放控制区。推动船舶发动机升级或尾气处理,加强泰安港污染防治,推进岸电使用常态化。
(4)推进扬尘精细化管控。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各类施工工地、道路、工业企业料场堆场、露天矿山和港口码头扬尘精细化管控。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将绿色施工纳入企业资质评价、信用评价。严格落实施工扬尘整治管理制度,完善工地扬尘治理技术导则,对标“10个100%”建立定量考核评分体系,合理规划土方清运、建筑材料运输路线,编制施工场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督促重点施工工程严格落实扬尘防控措施。实施分类道路分级保洁作业,推进低尘机械化湿式清扫作业,加大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支路街巷、工业园区等重点路段冲洗保洁力度。加强渣土车监督管理,划定渣土车通行时间和路线,实施硬覆盖与全密闭运输,实行质量信誉等级管理。加强裸地和拆迁地块排查,严格落实硬化、绿化、蓄水、苫盖等治理措施,强化道路绿化用地扬尘治理。实施矿山全过程扬尘污染防治,在基建、开采环节采取有效抑尘措施。大型煤炭和矿石码头、干散货码头物料堆场应全面完成抑尘设施建设和物料输送系统封闭改造,有条件的码头堆场可实施全密闭改造。
(5)探索推动大气氨排放控制。探索建立全市重点行业大气氨规范化排放清单,摸清重点排放源。严格执行重点行业大气氨排放标准及监测、控制技术规范,有效控制烟气脱硝和氨法脱硫过程中氨逃逸。加强源头控制,推进养殖业、种植业大气氨减排。开展畜禽养殖业大气污染排放调查,评估以氨为重点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控制规模化养殖场大气氨排放总量,力争到2025年年底,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大气氨排放总量完成省分解的削减任务。
(6)加强其他涉气污染物治理。强化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环境管理,研究开发替代技术与替代产品,推进含氢氯氟烃(HCFCs)淘汰和替代,加强恶臭、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防控,鼓励对恶臭投诉重点企业和园区实行电子鼻监测。基于现有烟气污染物控制装备,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进工业烟气中三氧化硫、汞、铅、砷、镉等非常规污染物强效脱除技术研发应用。严禁燃烧重油、高硫石油焦、高硫煤等高污染燃料。加强生物质锅炉燃料品质及排放管控,禁止掺烧垃圾和工业固废物,整改和淘汰污染物排放不能稳定达到锅炉排放标准和重点区域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的生物质锅炉。
(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功能区管委要切实承担起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责任,明确空气质量改善目标,遵循生态优先、源头控制、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防治责任考核机制和分工明确、统筹协调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化污染防治。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要加快推进颁布《泰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探索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工业料场扬尘整治规范等。
(2)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快构建“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死角”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格局,着力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县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布设降尘量监测点位,构建高密度监测网络。配合建设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网、大气光化学监测网以及大气环境天地空一体大型立体综合观测网;探索建立省级和市级大气污染防治动态评估与管理系统。
(3)优化污染天气应对体系。加强市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实现城市7~10天预报,进一步提升预报准确率。构建“市-县-乡”三级污染天气应对预案体系。完善轻、中度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落实国家和省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应急减排实施范围,推进重污染绩效分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健全差异化管控机制。畅通应急减排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渠道。
(四)深化系统治理,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以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饮用水安全、改善河湖生态、消除黑臭水体为重点,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着力抓好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1)实施入河(湖)排污口分类整治和规范化监管。深入开展县控以上断面所在河流、湖泊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实施规模以上排污口现场取样监测,建立排污问题突出排污口台账。开展入河排污口优化布局与整治,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合理划定禁止排污区、严格限制排污区、一般限制排污区,鼓励已有的直接入河排污口逐步实施新建人工湿地尾水净化工程,减少向大汶河、柴汶河等重要河流排放污染物。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和时限,实施入河湖排污口分类整治。建立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到2025年年底,全面完成入河湖排污口整治任务。
(2)持续推进工业水污染防治。将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优化调整产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限制高耗水和低效用水产业发展。实施差别化流域环境准入政策,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严格执行各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加强全盐量、硫酸盐等特征污染物治理。推进印染企业等涉水企业清洁化改造,从严落实工业排污许可制度。加快推进东平湖、大汶河岸线公里范围内的高耗水、高污染企业搬迁入园。推进化工、焦化等工业园区雨污分流改造和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加大现有工业园区整治力度,全面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管网排查整治。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实施化工企业废水“一企一管、明管输送、实时监测”。持续整治矿山采选行业。
(3)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短板。新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必须合理规划建设服务片区污水收集管网,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城市和县城要加快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加快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积极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加快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建设,提升新区、新城、污水直排、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等区域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对人口少、相对分散或市政管网未覆盖地区,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对进水浓度明显偏低的污水处理厂开展收水范围内管网排查和系统化整治。污水处理厂出水用于绿化、农灌等用途的,要确保达到相应污水再生利用标准。开展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利用人工湿地对处理达标后的尾水进一步净化。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工程,提高配方施肥的精准性,提高化肥利用率。深入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快推进高效环保农药替代、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及统防统治。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处理设施建设,推行干清粪工艺。升级改造尾水处理和网箱粪污残饵收集等环保设施,加强养殖尾水监测,逐步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改良修复,在氮磷超标河段、东平湖、黄前水库等重点区域,开展土壤氮磷流失监测和土壤氮磷流失防治技术试点。
(5)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动全市污水处理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其管网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水体内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增强河湖自净功能。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作用,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长效机制。加快县(市、区)、功能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和评估工作,每季度向社会公开治理进展情况。
(6)实施船舶和泰安港污染控制。推进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落实船舶污染物“船-港-城”“收集-接收-转运-处置”的衔接和监管。400总吨以下小型船舶生活污水采取船上储存、交岸接收的方式处置,400总吨以上船舶加装水污染物排放智能监控装置,实现污染物接收链条式管理和动态监管。南水北调沿线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各油类作业点应在作业前按照法律规定布设围油栏。
(1)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加大河湖源头水源涵养区保护力度,提高清洁水源储备能力。加强河湖源头集水区和水源涵养重要区的水源涵养功能维护,强化对重要水源涵养区的监督管理,建立水源涵养监测预警机制。实施大汶河水源涵养工程,维护泰山水源涵养能力。有序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低质低效林改造、湿地生态修复、废弃矿山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涵水于地、涵水于林草,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涵水功能。
(2)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建立市、县两级行政区域规划期及年度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体系。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从严核定许可水量。严格计划用水监督管理,督导重点用水单位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和用水效率评估。在国家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和山东省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的基础上,建立市、县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扩大节水灌溉规模,发展节水种植,到2022年年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48以上。严格电力、钢铁、化工、食品和发酵等高耗水行业的用水管理,推进企业和园区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到2025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5%。严格实施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积极引导洗浴、洗车、游泳馆、高尔夫球场、洗涤、宾馆等行业,推广使用低耗水、循环用水等节水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强城镇供水管网检漏和更新改造,推进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积极开展节水示范活动,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企业、校园等载体建设。
(3)有效利用非常规水源。加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积极谋划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示范工作。工业园区应当规划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再生水利用系统。充分利用已建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做好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净化工作,污水处理厂尾水经人工湿地净化后,部分用于城区绿化或农田灌溉,其余尾水排入河流作为河流补水,维持河流生态基流。鼓励化工、火电等行业直接利用再生水作为循环冷却水。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构建自净自渗、蓄洪得当、排用结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水源涵养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结合绿色建筑及市内景观设计,完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立屋面-路面、绿地-景观、河渠-区域河道的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给养地下水、绿化、小区景观补水等。
(4)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推进引调水工程和水源工程建设,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积极争取流域水资源指标,推进南水北调东线泰安支线工程、引黄入泰工程,提高城市供水保障率。明确河湖生态流量,提升有水河流数量。以保障东平湖、大汶河生态流量为重点,实施主要入湖河流生态补水,制定完善东平湖、大汶河生态流量(水位)保障方案。到2025年年底,大汶河、柴汶河等重要河流生态流量目标基本确定、生态流量管理措施全面落实,重点河段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开展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落实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要求,保护河湖生态岸线生态空间,实施退耕还湿、生态缓冲带保护与修复。加强东平湖、大汶河等重点河湖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联动推进生态空间保护修复、水污染治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综合整治水环境质量下降、水生态系统受损、河流生态流量难以保障等问题,改善全流域生态环境系统。实施大汶河支流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增强河湖生态调节能力,确保河湖生态系统健康。进一步完善以湿地自然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强湿地自然公园和重要湿地的保护修复,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以污水处理厂下游、支流入干流口、河湖入库口等区域为重点,加强人工湿地建设。
(2)全面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以东平湖、大汶河为重点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全面评估水生生物受威胁状况,明确亟需保护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重点区域;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加强东平湖作为黄河洄游性刀鲚产卵场的功能保护,探索建立东平湖与黄河鱼类洄游敏感时段的连通机制。开展东平湖菹草过度繁殖综合整治,维持东平湖水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以东平湖为重点,投放草食性、滤食性鱼类,改善水域生物种群结构和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土著鱼类,增加生物多样性。
(3)科学防范河湖底泥重金属累积风险。加强东平湖、大汶河国控断面所在河流支流、湖库等水体底泥中重金属等污染物监测,开展调查评估,编制受污染底泥处置方案。
(4)积极开展美丽河湖建设。以东平湖、大汶河为重点,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要素,精准识别主要问题症结,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推动美丽河湖建设,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使人民群众直观感受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治理成效、河湖之美。到2025年年底,打造一批省市县乡村不同级别的美丽示范河湖。
(1)全面排查整治水源保护区突出环境问题。按照“一源一策”方案,深入开展县级及以上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和垃圾、畜禽养殖废水、违章建筑、交通穿越及农业面源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清单整治“回头看”行动,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全面排查梳理农村“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逐步清理整治。在“千吨万人”农村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的基础上,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一级保护区应采取隔离围网等措施,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应设立界碑、界桩及交通警示牌,保障取水口水质安全。到2025年年底,完成乡镇和“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
(2)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强化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科学制定水源地水质监测计划,全面分析监测数据信息,掌握水源地饮用水安全状况,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能力,根据饮用水安全需要和水源地实际,有针对性地调整水质监测项目和频次。扩大监测范围,将“千吨万人”农村水源地纳入日常环境质量监测范围。落实“重要饮用水水源及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保障专项计划”,完善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应急池、防泄漏等环境安全防护措施。发布危险化学品禁运名录,加强道路航运船舶等流动风险源监管。
(五)强化源头防控,加强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则,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全市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确保广大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1)加强空间布局管控。将土壤环境管控要求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守住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风险合理规划土地用途。新(改、扩)建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要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要求。
(2)整体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解决一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固体废物、水、大气等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防控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加强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环境监管,每年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并向社会公开。列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企事业单位,要在一年内开展隐患排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要自行监测,将监测数据公开并报生态环境部门。推动实施绿色化改造,鼓励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因地制宜实施管道化、密闭化改造,对重点区域实施防腐防渗改造。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持续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严格执行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降低。根据国家农用地安全利用和修复技术模式,构建适合本地的安全利用技术库和食用农产品种植推荐清单。以镉污染耕地为修复重点,推进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为目的的修复试点工作。加强粮食收储和流通环节监管,杜绝重金属超标农产品进入口粮市场。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检测、农用地重点地块监测、农产品协同检测、耕地治理修复效果评估等结果,动态调整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建立长期观测研究基地,开展土壤污染、大气重金属沉降等监测,排查污染成因,评估耕地污染源管控成效,为探索耕地土壤及农产品污染预警技术提供数据支撑。
(4)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探索建立区域性污染土壤修复车间、污染土壤转运联单制度和“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以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遗留地块为重点,加强腾退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从严管控农药、化工等行业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确需开发利用的,鼓励用于拓展生态空间。探索建立在产企业边生产边管控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模式。推广绿色修复理念,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过程二次污染防控。健全实施风险管控、修复活动地块的过程监管和后期管理机制。
(1)推动地下水环境分区管理。科学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积极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管控模式与配套政策。对非背景地质导致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或地下水质量为V类的,要制定地下水质量达标方案或保持(改善)方案。
(2)开展地下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持续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建立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内污染源管控清单。加强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企业、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等地下水环境状况评估,有效防范地下水环境风险。到2023年年底,完成化工类工业集聚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到2025年年底,完成垃圾填埋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等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3)加强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积极落实地下水污染源防渗措施,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时,应载明地下水污染防渗和监测义务。加快推进地下水重点污染源责任单位自行监测工作,严格落实地下水监测数据报送制度。督促指导化工类工业集聚区编制“一区一策”地下水污染整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市域范围内报废矿井钻井清单,开展钻井周边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试点开展风险较大的废弃矿井封井回填工作。
(4)探索地下水生态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严禁新增取用超采区内工农业生产及服务业的地下水。严控重点区域、生态脆弱区域地下水水量取用。探索开展地下水位抬升地区针对地下水位恢复的污染风险评估。探索地下水治理修复模式,探索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试点工作。
3.提升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制定实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能力提升计划,配备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分析仪器设备。建立监测人员培训制度,定期派员参加土壤环境监测培训。将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日常执法内容,严格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或填埋以及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方式向地下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等),进一步提升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1)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确保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健全收运处置体系,加强垃圾资源化利用。鼓励有条件的村庄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活动。加大农村改厕项目推进力度,按照“城边接管、就近联建、鼓励独建、资源利用”的原则,推行“4+N”方式,因村施策,有序推进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及后续管护,到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
(2)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励以县(市、区)、功能区为单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和统一管理。利用污水管网处理、集中拉运、建设集中污水处理站、配置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等方式,因地制宜、有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周边农村延伸。大力推广专业化运维+村民参与、PPP、设施租赁等治理方式,建立第三方治理依效付费制度,确保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达标一个。按照国家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评估要求,开展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行动,围绕黄河沿线、东平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重点整治黑臭水体集中区域、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城乡结合部、旅游风景区等地区。到2023年年底,我市黄河干流及大汶河流域、南四湖流域内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已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调查评估,建立设施运行情况监管台账并制定改造方案;对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常规水质监测,定期通报设施运行和监测情况。
(3)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综合分析黑臭水体污染程度、成因等,合理选择治理技术模式,因河因塘分类施策。集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养殖和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深入实施截污控源、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工程,不断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积极争取国家农村黑臭水体与生活污水治理综合试点示范资格。到2022年年底,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24处。强化农村黑臭水体监管,将面积较大、居民反映强烈的农村黑臭水体纳入监管清单,对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定期进行监测评估。严格落实污染治理属地责任,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确保农村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和长效管护。
(4)强化养殖业污染治理。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推进粪肥肥料化、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倡导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不断扩大生态健康养殖规模;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管理,严控河流湖库投饵网箱养殖。积极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整治专项行动,规范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排污口设置。到2025年年底,规模以上水产养殖尾水实现达标排放。
(5)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强化秸秆焚烧管控,构建“遥感发现-地面核查-监督执法”监管体系,开展夏收和秋收阶段秸秆焚烧专项巡查。推进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落实秸秆还田离田支持政策。统筹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健全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和长效机制。
(六)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原则,突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全面落实《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2020-2035年)》,加快实施泰山、大汶河、东平湖生态区保护修复工程,持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泰安样板。
(1)强化黄河流域和东平湖区域统筹发展。统筹东平湖湖区水体、湖岸、入湖河流、河砂、山体、植被等要素,开展东平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将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纳入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高东平湖区域生态涵养能力。
(2)实施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立定期清淤制度,重点对东平湖北部及入黄河口区域、大汶河河口区域、历史养殖区等开展清淤。加快实施菹草综合整治,通过浅水区清淤、环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式控制污染源;实施放鱼养水措施,合理投放草鱼、团头鲂等食草性鱼类,采用人工、机械相结合的收割打捞模式,控制菹草过度生长;加强堆肥、饲料、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实现菹草的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科学调整增殖放流品种结构,合理增加滤食性、草食性鱼类的放流数量,进一步改善水域生物种群结构和生态环境质量。开展环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湖区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规划布局6个乡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将东平湖滞洪区81.93公里的临水岸线划分为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岸线控制利用区三类功能区,实行湖区岸线分类管控,保障岸线保护区和岸线%。推进黄河滩区生态修复和东平湖蓄滞洪区老湖区综合治理,持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协同构筑沿黄文化旅游生态廊带。
(3)优化水资源利用。加快建设引黄补湖工程,统筹解决东平湖来水不足的问题,合理调控湖泊生态水文过程,保障东平湖生态水位及水量。结合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将东平湖预留为山东省重要的后备水源地。落实黄河流域节水战略,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加快湖区灌溉体系现代化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灌溉水利用效率。完善镇村集中供水和节水配套设施建设,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加强蓄滞洪区管理保护,定期对东平湖蓄滞洪区运用方式调整、淹没土地占补平衡等问题开展专题论证。
(4)建立高质量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划定172.96平方公里为东平湖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整合优化“山东东平湖国家湿地自然公园”“山东腊山国家森林自然公园”“东平省级地质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深入开展农田整理和村庄土地整治,优化耕地布局。统筹生态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合理制定绿化造林等生态建设目标。结合东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生态控制、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乡村发展和城镇发展五大规划分区,并明确分区管控目标、政策导向和准入规则。
(5)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构建“一湖、一洼、两带、多山、多链”湖区生态安全格局。通过采取退耕还湿、退渔还湿、增加生物多样性、湿地景观再造等措施,全面修复提升东平湖滨湖湿地、稻屯洼湿地等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生态格局。加快实施沿湖仙子岭、青龙山、大山顶、琵琶山、银山、铁山、马山、凤凰山、金山等破损山体修复工程。推进生态林业建设,打造东平湖区域特色景观。
(6)推动湖区产业绿色发展。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深入实施“农业+旅游”“农业+互联网”“农业+文化教育”行动,积极打造“一环两心五区多点”的农业生产格局。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融入大泰山文化旅游区建设,努力打造“山水圣人”文化旅游目的地。培育医养健康产业,优化健康养老服务,进一步拓展体育休闲产业。集中发展绿色工业,严禁污染性强的企业入驻湖区,确保清洁生产。
2.统筹大汶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大汶河流域生态涵养林修复工程和河堤围坝护坡水土保持工程,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加大自然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落实大汶河生态流量试点控制方案,保障大汶河生态流量。在巩固已有重点企业污染源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完善大汶河流域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进一步优化流域产业布局。开展大汶河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落实工业排污许可制度,严厉打击工业废水偷排、直排等违法行为。加快推进大汶河流域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消除管网空白区;大力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持续提升城镇污水收集率。积极建设海绵城市,提升新建社区雨水集蓄利用能力。实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三级网络,实现大汶河流域生活垃圾全收集全处理。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加快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强化畜禽养殖禁养区监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安全用药、农田节水技术,建立“清洁养殖-资源化处理-绿色种植”良性生态产业链。
(七)统筹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统筹推进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生态保护统一监管,提高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着力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建立以“两山一河一湖”为主要生态廊道,以北部山地森林为核心,以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点,以自然保护地、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点状分布的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重点保护纳入《山东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的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大汶河源头涵养区、东平湖洪水调蓄区(含腊山)等3大生态功能区域。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制定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细化管控措施,完成勘界定标。严格管控自然保护地内非生态活动,加强执法监督,着力构建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依据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统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运输、水利、河湖岸线保护利用等规划相衔接,将不存在矛盾冲突的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完善生态红线监控与评价考核体系。依托现有生态遥感监测系统,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综合监测网络体系,及时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监测数据。加快建立市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与国家、省监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2.统筹泰山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泰山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培育工程。加强泰山区域林地保护,更替抚育熟龄林、退化林,加快恢复泰山区域森林生态功能。采取封育、抚育性采伐和适应性经营等方式,推动森林群落进展演替。加大泰山森林公园、徂徕山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区林地的保护力度,利用生态化手段修复破损山体,严控泰山“山体线”。实施泰山区域河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环泰山、徂徕山区域的水库、坑塘自然岸线、天然湿地建设,打造环山周边自然水生境,严控“水岸线”。加强黄前水库、小安门水库和大河水库等水源地林地建设,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打造泰山区域农田生态系统。按照“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成网”要求,采用“大网格、宽林带”建设模式,新建高标准农田林网。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泰山周边建设林果生产功能区,重点发展泰山茶、泰山板栗、泰山大樱桃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实现农业种植过程绿色化。
(1)加快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按照“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以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开展东平湖、大汶河、康王河等退化湿地修复工程。定期开展全域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查清湿地类型、分布、面积、保护与利用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稳定。
(2)加强国土保护修复。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采取荒山绿化、城乡增绿等措施,提升泰山、徂徕山等重要山体森林质量。强化道路、水系两侧植树绿化,重点推进大汶河两岸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构建国土绿化治理体系。大力实施破损山体修复、非煤采空区治理、采煤塌陷地治理、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等工程,争取国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资格。鼓励建设矿山公园,提升人居环境安全性。制定实施露天矿山生态修复计划,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到2025年年底,大、中、小型绿色矿山建设率分别达90%、80%、70%。采取工程、植物及耕作等措施,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3)推进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合理布局蓝绿空间,因地制宜建设“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山体公园”,不断完善城市绿地和廊道系统,积极建设绿色城市。统筹推进截污清淤、园林绿化、生态补水、防洪通道修建等项目建设。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在黄河、东平湖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定期开展调查、观测和评估,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建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网,对保护状况、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常态化观测试点。到2025年年底,建成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控。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生态脆弱区域等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及风险评估工作。
(八)强化风险管控,严守环境安全底线。牢固树立环境风险防控底线思维,坚持主动防控和系统管理,构建由环境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组成的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强化重金属、危险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管控,狠抓新污染物治理,保障生态环境与健康。
(1)健全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建设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试点,提升小微企业、工业园区、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的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能力。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企业可依托销售网点回收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拓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渠道,探索“互联网+”回收模式。
(2)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对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全面摸清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和利用处置及环境管理现状。加强废酸、废盐、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鼓励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规范水泥窑及工业炉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支持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技术研发,依托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试点开展钢铁冶炼危险废物工业窑炉协同处置。
(3)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工作成果,建立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名录。严格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和涉危险废物项目环评审批程序。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要求。深入排查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隐患,落实“一园一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措施。
(4)补齐医疗废物处置与应急能力短板。健全县镇村三级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实现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处置及时有效、科学规范。加强医疗废物源头分类管理,制定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健全完善医疗废物处置体系。到2025年年底,县级及以上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统筹新建、在建和现有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建立医疗废物协同应急处置设施清单,完善处置物资储备体系,优化提升重大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保障能力。
2.强化重金属及尾矿污染综合整治。开展重金属减排行动。严格涉重金属企业环境准入管理,鼓励新建或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企业建设项目落实减量替代原则,严控重金属污染物新增量。推进实施一批重金属减排工程,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开展涉重金属企业综合治理。以产生铅、汞、镉、铬、砷的铅蓄电池制造、皮革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电镀等行业为重点,实施涉重企业排查整治。加快引导电镀企业入园,提高电镀企业入园率。加强皮革鞣制加工行业铬减量化或封闭循环利用技术改造。开展尾矿等矿山污染治理。严格新建或改扩建尾矿库和各类渣场环境准入。开展尾矿库、采矿废石堆场、冶炼矿渣堆场等场所的环境风险排查,实施“一库(场)一策”分级分类整治。稳妥推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通过尾矿综合利用减少尾矿堆存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向水库、江河、湖泊等排放尾矿的行为。
3.积极创建“无废城市”。完善废弃物治理体系。推进秸秆、畜禽等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完善废塑料、废钢铁、废轮胎等废旧物资回收体系,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建立废旧家电等生产企业“逆向回收”模式,积极搭建“互联网+回收”应用平台,鼓励企业创新技术,不断提升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水平。加强非正规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镇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开展快递包装绿色化治理,鼓励大型电商和寄递企业循环利用包装物。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行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加快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链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具有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功能的交投点、中转站和终端处理设施,打造集垃圾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填埋、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开展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及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塑料包装管控,减少宾馆、酒店、快递公司等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积极推广使用替代产品,增加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绿色产品供给。定期清理河湖水域、岸线、滩地等重点区域塑料垃圾。落实农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废旧农膜回收以旧换新试点工作。
4.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加强放射源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分级分类安全监管制度,加强辐照和探伤等高风险活动辐射安全监管。规范辐射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优化辐射安全许可审查程序,强化技术支撑和现场核查。以III类以上放射源、II类以上放射线装置和非密封性放射性物质应用企业为重点,到2022年年底,完成辖区内所有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隐患排查。提升核与辐射环境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加大核与辐射监测能力建设力度,配备核与辐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满足日常辐射环境监测需要。修订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完善核与辐射应急物资储备。在辐射事故应急演练与响应、辐射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强与宣传、网信、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健全市级核安全工作调度机制,加强风险研判和评估。加强市县两级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建设,确保辐射安全管理专人专岗。
5.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开展新污染物筛查评估与环境监测。加强重点企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产使用信息调查和环境危害评估。以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物质为调查对象,重点对黄河流域、东平湖、大汶河等重要水功能区开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调查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强化新污染物排放管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执法检查,定期对企事业单位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抽查,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推广应用绿色替代品和替代技术。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加强涂料、纺织印染、橡胶、医药等行业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加快淘汰、限制、减少国际环境公约管控化学品。认真履行保护臭氧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汞、危险废物等国际环境公约。禁止生产和进出口《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生效公告中添汞(含汞)产品目录所列含汞产品,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含汞血压计。支持无汞催化剂和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应用。严厉打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非法生产和使用、添汞产品非法生产等违法行为。
6.健全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体系。加强环境风险评估与源头防控。完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制度,以核与辐射、重金属、化学品、尾矿库、危险废物、持久性污染物等相关领域为重点,加大环境风险排查力度,加快实施安全提升工程。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重点流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实施分类分级风险管控,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污染综合防治、风险防控与生态修复。强化环境应急能力体系建设。完善市县两级环境应急响应体系,建立由应急队伍、应急处置技术、应急装备、应急预案、应急演习、应急专家、污染事故后评估、警示教育等要素构成的环境安全体系。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配备必要的高性能应急监测设备。组织开展环境应急管理“南阳实践”应用试点,制定大汶河、柴汶河等重点流域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环境应急演练和培训,增强实战能力。到2022年年底,完成县级及以上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推动大汶河流域上下游突发水环境事件专项预案编制。强化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逐步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环境与健康调度、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开展重点地区、流域、行业环境与健康调查,识别和评估环境健康风险,对造成环境健康风险的企业和污染物实施清单管理。协同推进健康泰安建设,持续开展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活动。积极谋划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工作。
(九)深化改革创新,打造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制度改革,深化制度创新,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计划,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力度,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实落地。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制定部门间协同联动机制,对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生命共同体治理保护。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推动行政处罚、刑事司法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有效衔接。
2.健全企业环境治理责任体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测监管,有效衔接排污许可与环境执法、环境监测、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等环境管理制度,确保固定污染源全程管理、多污染源协同控制。持续做好排污许可证换证或登记延续动态更新,巩固提高排污许可证及执行报告填报质量。建立生态环境日常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定期开展排污许可专项检查。严格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国家改革完善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有关要求,推进实施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和监管。严格落实非固定污染源减排管理要求,强化统计、监管和考核,对非固定源减排全过程实行调度管理。健全环境治理信用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依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建立企业“黑名单”,将企业在环境影响评价、社会化环境监测、危险废物处置、环境治理及设施运营、清洁生产审核、污染场地风险调查评估等领域的违法违规信息记入企业信用记录,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向社会公开。落实国家强制性环境治理信息披露办法,监督上市公司、发债企业等市场主体全面、及时、准确披露环境信息。
3.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管。健全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补齐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监管、农业农村、移动源等领域执法能力短板,深化执法能力规范化建设。加强联合执法、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全面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强化卫星、无人机、无人船等新设备运用,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加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环境监管,构建以环境信用评级为基础、分级分类差别化的“双随机”监管模式。推行“互联网+统一指挥+综合执法”,将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事项纳入地方综合行政执法指挥调度平台统一管理。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整合优化全市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温室气体、噪声、辐射、农业农村等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和监测指标,实现各县(市、区)、功能区和大型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测全覆盖。加快构建以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和重要水体为主的天地空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并在泰山区域建立生态质量监测站点与样地网络。建立PM2.5和O3协同监测和预警预报机制,提升水生态环境、温室气体排放等监测能力。鼓励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加大对小微企业治污设施电量监控;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强化企业数据监测主体责任;加强监测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全面。推行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化。依托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建立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数据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和固定污染源统一数据库,加强数据资源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打破“信息孤岛”。
4.发挥市场机制激励作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划和储备区建设,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评价,实施市级政府代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资源清单和监督管理制度,制订自然资源资产分类清单,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实施“河权到户”政策,支持新泰市建设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健全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自然资源定价机制,建立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价格指数、成本核算、市场交易等制度。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督促各县(市、区)、功能区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调节资金分级负担机制,完善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制度,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等生态补偿。积极争取国家在南水北调东线建立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省内建立保护区与受益区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色金融模式,建立绿色项目储备库和限制进入名单库,打造贯穿生产、销售、结算、投融资的“全链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十)开展全民行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发展,以绿色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弘扬新时代生态文化,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新风尚。
1.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将习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教学活动,大力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大力推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积极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利用“6·5”环境日等节点,加大环境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开展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环境公益宣传,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弘扬新时代生态文化。深入挖掘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运河文化内涵,加强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承,打造黄河文化彰显区。鼓励文化艺术界人士参与生态文化作品创作,利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宣传生态文化。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加快构建生态空间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生活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制度体系,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管控,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现自然资本的保值增值;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探索长效保障机。